習慣是什么?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當中養成的,學生學習成績的好與壞,不僅與學生的智力有關,更重要的還是與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有關。所以俗話說:“與其給孩子金山,銀山,不如教給孩子好習慣。”因為良好的行為習慣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成功的基礎和保障。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對孩子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孩子一生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意義。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說:"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就發生作用了。"習慣成為一種潛意識的自動行為后,它的力量是巨大的,習慣會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好習慣是孩子成功的基石。
那么,怎么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呢?
一、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已下達文件,要求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初中生應達到9小時,高中生應達到8小時。就寢時間小學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二、家庭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要想讓孩子努力學習,家長首先給孩子做個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當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也要關上電視,放下手機,拿起書來學習。
三、讓孩子明白學習的重要性
1、讓孩子從小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在家庭中,父母從小就要給孩子灌輸學習的重要性,告訴他們社會的發展需要知識,只有足夠的知識才能在社會上立足。要讓孩子知道學習對他們來說是有意義的,他們能通過學習學到很多知識,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起著很大作用。在進行教育時,可以舉一些名人事例,也可以列舉身邊學有所成的例子。
2、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有了興趣,就能夠努力學習。要做到這一點,可采用如下辦法:
①. 讓孩子知道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有目的引導孩子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如學習了“安全用電常識”后,讓孩子參與簡單的照明電路的安裝,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②. 鼓勵孩子參加課外興趣小組。這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機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培養孩子學習專注的習慣
做事時,孩子只有專注,才能把事情做好。怎樣培養孩子專心學習的習慣呢?
1、從小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的孩子,不但寫作業快,而且寫作業的效率高。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孩子的注意力,這個階段可以通過做游戲或看電視來訓練。
2、給孩子一個整潔的環境。孩子的房間要張貼與學習有關的字畫,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要擺放別的東西,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書桌的抽屜最好上鎖,免得他隨便拉。
3、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不能拖延。
4、對孩子講話不要總是重復,要培養他善于聽的能力。如果一件事總反復講,孩子就會習慣于每件事反復聽好幾遍,這樣會養成他漫不經心地聽課習慣,對今后的學習非常不利。
5、當孩子進步時,要及時表揚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從而讓他們愛上學習。
五、堅持體育鍛煉
運動是最好的健腦藥。有人做過實驗,讓孩子去操場跑幾圈后在回來上課,結果發現學生跑步后大腦非常清醒,上課的氣氛非常好,孩子們的記憶力、專注力都增強了。運動還是不良情緒的宣泄渠道,有了愉悅的心情,孩子也能快速地投入到學習中。
六、和孩子一起讀讀背背
陪孩子讀一本書。從浩瀚的書海中,從孩子課本上的必讀名著中,選一本,和孩子一起讀,一邊讀,一邊聊,用你的實際行動,影響和推動孩子的閱讀。一定要記住,讀書的過程中及時做好批注,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樣下來,你們之間有共同的話題可聊,有共同的事情一起做,多么好。如果你的文化水平比較高,你可以做引讀者,旁敲側擊點撥孩子;如果你閱讀理解水平不高,你就做伴讀者,多聽聽孩子的見解,相信對你也會有很多啟發,你也許會通過這次伴讀,重新審視你的孩子。
和孩子一起背書。好多家長都想讓孩子學好語文,但又苦于找不到辦法。其實大道至簡,越問即是如此。孩子肚子里如果能裝得下十幾篇經典古籍,能背得出近百首古典詩詞,能隨口說出幾十篇經典散文,那又何愁孩子語文學不好呢?著名作家梁衡先生曾經說過:背書是寫作的基本功。這無非就是告訴我們背誦對于寫作的重要性?!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遛”,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七、有耐心,勿焦慮
我們都知道好的習慣令人終生受益,但還習慣的養成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拔苗助長的故事家喻戶曉,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家長,面對孩子的成長,依舊是急不可耐:老師,我付出了這么多,他怎么一點進步也沒有?老師,我簡直被他氣糊涂了,一點也不認真,總是出錯;老師,我天天陪她寫作業,她怎么還是老樣子?老師,我……
慢,且慢!這個時候,我建議您去讀一篇文章,題目是《牽一只蝸牛去散步》,讀完之后,你即可明白:教育孩子就像牽一只蝸牛在散步。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雖然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然而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生命最初最美好的一面。我們又何妨放慢腳步,陪孩子一起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呢!
不要動不動就把自己的孩子和鄰家小孩比,那樣只會徒增你的焦慮,同時打擊了你的孩子,說不定你的孩子還會因此而和鄰家小孩產生隔閡。你要有耐心,想一想孩子剛學走路的時候,你對他的期待。你一點一點指引著他,走一步,再走一步,那時候,你是多么有耐心啊1當孩子會一步一步挪動著撲向你懷里的時候,你是不是高興地淚水都笑出來了?那時的你,可謂是滿目含情滿臉含笑,對,就用這樣的目光,充滿激勵地滿懷信心地對待你的孩子把,相信孩子會給你驚喜。
八、榜樣示范,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顯著的。家長應做好表率,做孩子的榜樣。如果做父母的學習與生活習慣不好,如邊看打麻將邊要求孩子在旁做作業,對孩子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九、定期與教師進行溝通。
對孩子的優點、不好的習慣以及在教育過程中出現的疑惑,可以經常與老師保持聯系,共同尋找最好的教育方法。我們之間本來就是合作者,彼此信任、相互交流對學生全面進步很有幫助。在交換意見的時候,最好不讓孩子在場,有家長在老師面前數落孩子的不是,既讓孩子難受也讓我難受,這樣的交流很容易變成老師和家長你一言我一語地批評孩子,并不利于我們商量一些好的教育方法來幫助孩子。同時,老師在單獨教育孩子時,也請家長不要站在一旁,因為教師可能會用一些兒童化的語言來教育孩子,家長在旁邊不太自然。希望雙方經常交流,為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
總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重要的,一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使學生建立起穩定有效的學習模式,使其受益終身。但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家長和孩子長期的堅持。只有家長鍥而不舍,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