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經過商場玩具局域的時候,孩子總會不停地要買玩具,明明家里已經有很多了,甚至還都是差不多的,但是孩子還是會大哭、大鬧、甚至在地上打滾就是要買。相信很多家長經歷過這種事情都會特別的苦惱,那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幾招。
孩子一直要求買玩具的確是讓家長們頭疼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是孩子沒有正確的金錢觀念所導致。在國外,許多家長從小就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有些父母認為孩子還小,不適合學理財。其實教孩子理財并不難,不需要告訴他們艱澀的投資理論或金融操作模式,只要就孩子平常接觸到的部分,例如購買零食、文具及玩具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他們懂得如何讓錢發揮最大的效用
1、視需求必要性給零用錢
孩子的零用錢多半是父母給的,目的是要讓他們有機會學習自己管理金錢。但有些小孩會認為父母給零用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最好不要孩子一伸手就給零用錢,應諺視需求的必要性而定。當他們有花費需求時,一定要了解這些需求的原因,衡量有必要性再給,否則孩子若發現要零用錢是容易的事,便會養成好逸惡勞的個性。
2.教孩子養成儲蓄觀念例如,孩子要求買玩具,要花50元的話,家長就告訴他:“你想買,可以,但是今天只能給你25元,等到明天再給你25元,你才能買。”這就是孩子儲蓄觀念的萌發。又如,平時給孩子一些錢,或者讓孩子得到一些勞動報酬。家長則幫孩子找到有利息的銀行開一個存款賬戶。如孩子想買玩具,零食,衣服等,指導他用部分儲蓄。這樣,就使他認識到儲蓄的意義。
3、學會精打細算,不亂花錢。
盡管有些家庭比較富有,但開銷也要比較有計劃般情況下,家庭都要協助孩子擬定一個消費計劃并正確執行。四、試著讓孩子自己管理錢既然要教孩子理財,就要相信他們可以自己處理金錢,父母只是在一旁提供必要的協助及咨詢,給他一定的可支配金額,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管理,重點是要他們學習如何讓每一分錢可以發揮效用。例如:孩子可以用自己擁有的錢去買想要的東西,而不需向父母伸手要,一旦金額不足又非買不可時,可鼓勵他們想出取得差額的方法,但重點是這個方法必須是正當的,教孩子學會通過正當手段去獲得些收入。孩子幫家中做些日常生活的事情,并非事事都給錢,例如,洗碗、吸塵、擦玻璃、倒垃圾等,不但不可付錢給他,而且還要讓孩子知道他是家庭一員,既享有權利,又要盡義務。但是家里庭院要付錢請人做的事,如割草、洗車、清理車庫、油漆墻壁、修剪花園等可以付錢請孩子幫忙。這是在教他們如何正確賺錢,有錢才能夠消費。
愛玩,愛探索是孩子的天性,而玩具就能很好滿足孩子的這一需要,自然成了孩子最愛的物品。小孩子最愛買玩具,三天兩頭吵著買玩具,不買就又哭又鬧,但是買來的玩具玩了一會就壞了,真是讓人頭疼。
要解決孩子買玩具的問題,首先要分析一下原因。有的家長是因為礙于面子,怕孩子在商店里又哭又鬧,所以只能違心地為孩子買玩具。而孩子在向家長發脾氣的過程中,也漸漸明白:怎樣讓成人聽從于自己。同時,玩具來得如此容易,孩子自然不會珍惜,也就會出現玩具容易損壞的結果。那么家長不妨嘗試用制定規則的方法來限制幼兒買玩具的行為。作為家長首先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購買玩具的規則,如在園得到老師的五顆五角星,才能購買一件小玩具,如果放棄購買的話,可以累積計算,集滿十顆五角星,就可以購買一件大玩具,從而引導孩子購買有意義的玩具。家長還可以把孩子得五角星的范圍擴大到家庭,鼓勵孩子做一些小家務,當孩子能主動為家庭做小家務時,家長可以用記分的形式表揚孩子,得到一定的積分時,孩子可以自選一件玩具。通過這種特殊的獎勵方式,讓孩子感受到得到一件玩具是不容易的,是需要自己付出努力的。那么,孩子自然而然就會珍惜自己的玩具了。
當孩子鬧著要買玩具時,首先應該弄清孩子的目的。當沒有弄清孩子的要求時,切切不要草率行事。如果孩子要求合理,就應該答應孩子的請求,如果不合理,就一定不要遷就,切不可心軟妥協,同時還要告訴他們不能答應的理由。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到父母的原則,是不會隨哭鬧的場合,哭鬧的程度改變的。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公共場合大哭大鬧,怎么辦呢?“走開”常常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
當然這不是讓父母走得遠遠的,讓孩子感到恐懼、害怕,那樣對孩子的身心刺激太大。聰明的父母,會把正在哭鬧的孩子抱起,帶到比較人少的地方,放下來,離開他一點距離盡管這個距離并不太大,但對孩子來說,足以使他覺得安全受到威脅。這時,他很容易忘掉了剛才哭鬧的目的,因為父母的離開成了他心理上的主要矛盾,大大削弱了他剛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分散了對原有目標的注意力。這時父母再及時安慰一下,并盡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那么局勢就會大有轉機。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和孩子同行的大人一定要“意見一致”,統一行動,這樣才能有效地制止孩子的大哭大鬧。
為了減少這種尷尬場面,還應防患于未然,事先做好準備。當帶孩子去商店時,先要告訴孩子“我們今天不去買玩具。”切忌去前亂許愿,去后不實現,讓孩子在期待中失望,由氣憤而開始發泄。如果每次父母都能堅持合理的同意,不合理的絕不遷就,那么孩子就會慢慢懂得“不合理的要求,哭鬧也沒有用。”這個結論對孩子太重要了,它可以大大減少孩子哭鬧的次數。為了避免那種令人不快的場面的出現,做父母的不妨照此辦法試一試。
孩子想要什么玩具,肯定有他們自己的想法,不管理由是什么我們不能直接同意,更不應該斬釘截鐵的拒絕。合格的父母會對孩子表示尊重,能夠傾聽他們的心聲。當孩子喜歡一個禮物的時候,家長可以適當引導循序漸進的詢問理由,讓他們真正明白自己為什么想要。
只要理由充足,買玩具也不是不可以,當然也許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會主動放棄。父母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理清他們的思路,培養了邏輯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還展示了對孩子的愛,只會更有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雖然我們和孩子之間年齡差很大,有足夠的的支配權,但要想家庭關系和諧,一定要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當我們不想為孩子買玩具的時候,不能毫不留情的拒絕,絲毫不顧及他們的面子。
我們應該學會委婉拒絕,根據實際情況向他們解釋,比如告訴孩子玩具太貴了,可以攢零花錢購買,既緩解了氛圍,也為他們樹立了攢錢的目標,可以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在這種教育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將來更懂得掙錢來之不易。